今年以来,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积极探索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企业信用监管效能,企业诚信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全县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 高位推进,形成监管合力。该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市场监管部门牵头,人社、发改等8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出台《芷江侗族自治县信用监管联合惩戒实施方案》,按照工作要求,明确责任目标,对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做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树立典型,营造诚信氛围。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在监管和服务中,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系统开展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树立诚信典型,推介诚信事迹,讲好行业诚信故事;引导企业树立“诚信兴商”理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营造争做诚信模范的良好氛围。 完善评级,健全应用体系。该县以经营主体数据库为基础,结合诚信等级按“绿、黄、橙、红”4级,对应省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等级A、B、C、D级,建立完善“‘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平台。各成员单位将日常监管、执法办案等涉企事项结果录入该平台,通过在线查询、接口调用等方式,实现平台信用信息共享与应用、反馈长效机制。 数据归集,夯实平台基础。芷江县市场监管局将关系民生安全的食品安全“两个责任”ABC级、药品经营、特种设备生产及重点工业产品企业先行纳入试点范围进行分级。以经营主体数据库为基础,进一步归集监管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构成平台综合数据资源库。截至目前,已归集500家企业的基础信息620条。 实时预警,监管关口前移。该县推行事前失信警示提醒,对风险等级高的企业实时预警。县市场监管局充分利用“‘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平台大数据分析功能,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信用高风险企业实时监测,及时化解失信风险,推动监管关口前移。“‘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平台启动以来,共对5家企业提出预警,消除信用风险隐患6处。 差异监管,联合分级奖惩。芷江县市场监管局依据“‘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平台信用等级分类结果,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企业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对涉及严重违法违规的失信企业(D级、红色),实行严格监管,每月开展一次现场“全覆盖”检查,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对一般违法违规的失信企业(C级、橙色),提高监管频率,每季度开展一次现场检查,依法实施联合惩戒;对轻微违法违规的失信企业(B级、黄色),实行常规监管,每半年开展一次现场检查,设置联合惩戒“减速带”;对信用状况良好的守信企业(A级、绿色),实施企业免检制度或一年一次书面检查。 信用修复,适时动态调级。该县以经营异常名录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协同监管联合惩戒等制度为抓手,实施信用修复,鼓励企业自我纠错、重塑信用。县市场监管局每季度根据“‘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平台汇集的信息,对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进行动态调整,及时将相关重要数据上报省市场监管局,为省局调整信用等级提供数据参考。 拓展成果,覆盖全域企业。通过“‘双随机、一公开’+信用监管”平台的信用等级评定,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行政监管、市场交易等方面,为诚信企业提供更便利更优质的服务,确保资源配置向信用优良者倾斜。对于失信企业,各相关职能部门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实施信用联合惩戒。 目前,该县逐步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模式推广至安全生产、价格、反不正当竞争、知识产权等领域,最终实现信用监管结果运用企业全覆盖。 □邓智文 龙凌杰
相关附件: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