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安徽省市场主体总量已超过660万户,为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改革红利的释放迫切需要从制度供给向数字赋能转变。为此,安徽省政协委员、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在"两会"期间带来了关于以数字化建设为牵引打造优良营商环境的提案。
韩永生介绍,在过去的一年里,安徽市场监管系统,实施了“证照分离”改革,深化“一日办结”,使全省的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之所以提交这个提案,是以问题为导向,聚焦市场主体的需求。”韩永生说,目前市场主体反映比较多的问题,是登记审批智能化程度不够高;信用监管集成化程度不够高;安全监管智慧化程度不够高。
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的三个不够高的问题。韩永生提出建设三大系统的建议。
建设商事登记审批智能化系统。“这个系统建成以后,市场主体在办理登记注册时,就不需要填写材料,只需要勾选就能解决问题,完全做到7x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服务,切实打造‘一张网一扇门、群众办事不求人’的政务服务模式。”韩永生说。
建设信用监管集成化系统。加快升级改造安徽省事中事后综合监管平台,加强涉企信息化系统间对接,实现信息归集更全面。韩永生表示,系统建成后将实现对企业信息的全量收集及企业的精准画像,对企业实施高效监管。使监管既能做到"无事不扰",又能够做到"无处不在"。
建设安全监管智慧化系统。通过安全监管的智慧化,实现日常监管由“人盯”向“人盯数管结合”转变、由“线下”向“线上线下一体”转变,切实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韩永生说:“监管数字化系统的提升,将使我们对各类风险的研判更加精准,使监管走在风险的前面,使各类风险隐患能够得到及时的消除,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