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涉及国计民生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类产品的质量监管,持续提升全省产品质量监管效能,吉林省市场监管厅组织开展了重点工业产品质量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聚焦水泥、电线电缆等18类重点产品,强化风险管控,着力实现防范增量风险、严控变量风险的目标。
聚焦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围绕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第62、75、76号令相关要求,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组织精干力量深入企业,督促企业严格履行产品质量法规定的责任义务,构建末端发力、终端见效的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聚焦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计划,全年将对228种产品实施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目前,省级完成监督抽查1045家企业1776批次产品,经检测发现不合格产品95批次,已交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理;市、县同步完成监督抽查1389家企业2462批次产品,经检测发现不合格产品103批次。
聚焦问题整改严格执法。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进货台账不规范、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行动,采取“回头看”等措施,加大对问题整改情况的复查力度,督促企业彻底整改到位;对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严格执法,防止流入市场。
聚焦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依托承检技术机构,深入开展企业产品质量技术帮扶行动,服务指导企业解决难点问题。目前,指导42家企业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消除质量安全风险隐患45个。
下一步,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将推进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回头看”和“反复查”,进一步压实企业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根据自查和排查情况,逐一整改,推动企业自觉常态化落实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防范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热门点击